
视察组查看三胡乡大堰塘

视察组查看 翔凤镇水寨电灌站

视察组冒雨查看佛潭大堰

汇报会现场

莫北平同志讲话

副县长卢红鹂参加汇报会
3月28至29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莫北平带领20多名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州、县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三胡乡、旧司乡、绿水镇和翔凤镇,就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视察。
视察组实地查看三胡乡大堰塘、旧司乡新峡水库后,还冒雨查看了旧司乡纺车溪高低干渠、绿水镇下河沟水库及主渠、翔凤镇水寨电灌站及与之配套的旗鼓寨低干渠、佛潭大堰等我县重点水利工程。佛潭大堰是沙坨千亩精养鱼池基地的唯一灌溉水源,并为该片区人畜饮水提供保证,是翔凤镇的农业命脉之一。为全面了解该堰渠的情况,视察组专程来到位于宣恩县李家河乡鲤鱼塘的堰渠源头,并特意从此出发,沿渠步行,穿过一段段近乎半人高的草丛,直到我县境内。
视察组详细询问了各处水利基础设施修建时间、灌溉农田面积、受益农户数量、日常维护管理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了解了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9日上午,视察组听取了水利部门关于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的汇报。2006年至2011年间,我县积极争取到国家投资24554万元,用于各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21座小(一)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治理坡耕地8335亩;综合治理酉水城区河道4.2公里;新建集镇供水工程8处,农村集中供水68处,分散供水工程997处,解决了9.7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老峡灌区项目建设,实施新建了洞塘、金龙、毛杆洞等灌区,新修和整修灌溉渠道187.68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截至2011年,我县已建成水库53座,引水工程19处,提水工程37处,泵站38座,灌溉渠道260条,渠系建筑物250座,中型灌区1个,小型灌区7个,零星灌溉设施125处,防水沟27条。
视察组认为,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步,为全县农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加以重视和改善。
莫北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县水利部门近两年来围绕发展主题,克难奋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建设质量有较大提高,项目争取和实施成效显著,管理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水利事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依然存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水利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莫北平要求,相关部门要着眼长远,提升建设水平。对于水利发展,要高标准定位,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争取在武陵山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要高水准规划,系统地做好中长期整体规划并逐步实施推进;要高质量建设,用好用实项目资金;积极思考,谋划并大力争取水利“大项目”;加强管理,创新用人方式,提升水利人才队伍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综合效益。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远仪、高碧玉参加视察活动。(李明、吴言)